提前规划创新服务把好关口好快并重
灾区在科学重建中新生
日期:2009-05-13 作者:刘晓星 曹小佳 吴昭华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晓星 曹小佳 见习记者 吴昭华 成都报道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刻骨铭心的“汶川时刻”仍然定格在四川省绵竹汉旺广场那座著名的时钟上。
在大灾面前,四川省环保系统紧急动员、奋力救灾、共克时艰,确保灾区核与辐射安全,确保次生环境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情况良好,抗震救灾环境应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取得了保障环境安全的重大阶段性胜利。
过去的一年,四川省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吹响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进军号角。
在恢复重建的战役中,四川省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两个加快”的工作思路,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把监管职能履行得更加充分;主动建言,当好参谋,把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决策的全过程;主动介入重大建设项目的环评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把环评监督管理与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结合起来,把工作潜力发掘得更加充分。
规划环评为科学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又好又快地搞好重建工作,规划必须先行。重建规划必须将环境安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结合在一起,进行充分考虑,这是编制和实施好规划的前提。因此,各受灾地区必须针对规划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四川省环保局局长田维钊强调。为此,四川省环保局专门成立了“灾后重建规划环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省内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水污染控制、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资深专家组成“灾后重建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服务于四川灾后重建规划环评工作。据了解,目前,7个灾后重建专项规划的环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7个受灾严重县的灾后重建县城的规划环评随规划进展同步开展,其中北川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环评已通过审查。
在安县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距离北川老县城约20公里一处开阔的地域,挖土机正在作业,脚下的安昌河正在静静地流淌,这里便是北川新县城的所在地。《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诞生凝聚了太多人的泪水、汗水与智慧,它给了北川人重建家园的希望,也给后人留下了城市规划思路的宝贵财富。
四川省环保局在对这一规划进行审查时认为,受灾地区在重新选址的初步阶段,要综合考虑城市定位、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在充分论证地质环境、防震安全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初选地址的环境容量问题,结合城乡发展规划、人口总量、经济发展目标等,把当地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纳入初步选址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北川应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将规划中的工业用地和居民用地进行互换,使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北川的重建正是一个资源与人口重新配置的机会,灾前的北川,以农业、林业、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形态,而灾后丧失这些优势后,就要调整生产力布局,走工业化发展道路。
以生态功能区划指导重建
科学重建,规划是前提。制定灾后重建的相关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环境资源与产业布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以及恢复重建与生态恢复的关系问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仅仅在地震后的第34天,由四川省环保局编制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报告》就已出炉。这份报告充分利用受灾前后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及排污特征、气象和水文条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震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从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环境经济等方面评估区域环境承载力,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通过对30个重灾区的产业结构、区域排污强度、工业和生活污染负荷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出的环境经济承载力评估结果表明,中江和什邡成为30个受灾县中经济发展空间最小的地区,彭州、崇州和绵竹经济发展空间也相对较小。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走进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遗址,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仍是触目惊心。在遗址核心保护区——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磷化工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的厂区内,高达30多米的磷氨干燥塔倒塌在大门口,成为这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来这里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不知他们是否知道,1958年建厂的宏达股份有限公司磷化工公司穿心店基地是什邡磷化工产业的代表之一,占地400多亩的穿心店磷化工基地具有年产30万吨磷酸等产品的产能。由于这个基地位于地震断带上,加之背靠沱江上游的石亭江,属于环境敏感区,不宜在原址恢复重建,宏达集团决定另外选址扩大产能。什邡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在恢复重建中,什邡市先后将有7家企业不再恢复生产。目前,一些企业的设备正在拆除中,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人们相信,按照设计方案,以展示、发掘、研究穿心店地区的地震遗产价值、工业遗产价值和精神遗产价值为主的穿心店地震遗址项目,将不仅仅是一处纪念汶川地震和悼念死难同胞的活动场所,也将成为什邡乃至四川恢复重建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例证。
创造四川环保速度
灾后恢复重建的提速,被称为“四川速度”。而如今,在四川环保系统开展的推进建设项目环评效能行动,也同样显示出这样一种以快应急、以快克难、以快制重的“四川环保速度”。对此,四川省环保局局长田维钊做出如下概括:由“守株待兔”向“上门服务”转变,由“按部就班”向灵活推进转变,由层级管理向全面推进转变,由就事论事向举一反三转变,由单纯审批向区域,流域环评转变,由部门管理向多部门联动转变,由决策自信向自信决策转变。
对较大板房集中区选址、灾后公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灾后重建项目的环评工作,四川省各级环保部门创新工作形式,通过环评审批下放、提前介入、事前控制、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等措施,大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在绵阳市,为确保项目及时推进,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工作,绵阳市环保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县市区环保局为成员的项目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联动小组,及时会商重大项目环评审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协调各县市区、各园区的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工作,为项目顺利审批提供决策依据。为了加快建设项目审批,采取“开启绿灯、简化程序、现场指导、优化服务、狠抓落实”的快速审批措施。
在绵阳、绵竹等地,灾后重建绝不是震前低水平的复制,而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更高提升。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坚持产业布局调整与环境承载力相结合,当这些变为恢复重建的生动实践时,人们发现,这片一度遭受重创的土地,仍旧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上一篇:杭州推出服务企业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