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郑平: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控制未来可能的策略
23号上午,《亚洲环保》采访了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秘书长郝郑平先生。
以下是访问实录:
亚洲环保: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期间采访到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秘书长
郝郑平:各位网友,大家好。
亚洲环保:首先请你介绍一下咱们国家对挥发性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方面的情况。
郝郑平:实际上就是一类具有挥发性质的化学污染物。它区别于一般我们经常讲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般就是1-2个物质,而挥发性污染物种类很多,可能是几十到几百个。目前国家对挥发性污染物很重视,因为2010年国务院区域联防联控的文件第一次从国家层次上明确了挥发性污染物的控制,所以国家还是很重视的。
亚洲环保:国家对挥发性污染物的控制采取是什么样的路线呢?
郝郑平: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物,它的环境危害主要是能够跟臭氧密切相关,与颗粒物是相关的。它可以参加光化学反应,与光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它不仅对环境有影响,很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有毒性的,所以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植被也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考虑到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它对臭氧和气溶胶的贡献,而且要考虑到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在欧洲,对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污染物有单独的限值排放标准,是分级管理的,分为低毒性、中毒性、高毒性的,标准限值是不一样的。
亚洲环保:针对目前中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的重点,你能不能从多方面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一下。
郝郑平:人们喜欢用固定的模式和思维考虑这个问题,觉得它的控制应该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样,国家应该实现总量减排的方法去做,就可以迅速取得成效。我个人觉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还是应该从行业做起。所以未来我们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从重点行业做起我认为是必然的选择。
怎么讲这个问题呢?我说的比较明确一点,对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来讲,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是来自于燃煤,全国用多少的煤,我们大概就知道每年全国有多少的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样一个道理,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出各个省,自治区,市(县)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这样的话我们全国的总量比较清楚,每个市、每个省的量也比较清楚。所以我们比较适合实行总量减排的方法,核算对每个省(市)提出要求,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把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量降下来。
对于氮氧化物也是这样的,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是来自于燃煤和机动车,机动车的排放我们是比较清楚的,燃煤也是一样的。所以氮氧化物也比较适合做总量减排。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讲,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排放的行业也很多,工艺也很复杂。在现阶段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排放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以所谓的排放量去搞总量减排。目前我们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排放和排放特征的科学研究还远远不能支撑我们的减排和控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美国也不是以计算的排放量来核算减排的,对企业实行的准入制。所以现阶段应该实行减量减排和行业减排。在进行行业减排控制的同时,进行排放量的核算。我们的观点是,国家应该在政策上有要求、有引导;技术上有支持和保障,要重视行业、重视重点污染源,从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做起,从行业到城市、区域、全国这么一条控制路线是比较现实的、可行的。
亚洲环保:正如你所说的,无论我们采取哪些措施都有轻重缓急。请你谈一下在治理污染时我们应该重点从哪些行业入手呢,这样才能有成效呢?
郝郑平:控制污染是系统工程,我们首先要联系到排放和排放的特征,要了解哪些行业在排,哪些行业排多少污染物,排的是什么污染物,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是什么,要把排放搞清楚,然后我们进行控制。控制有很多种方法和手段,我们可采用技术、经济等手段,可以采用工程技术的方法减排,也可以采用环境政策的方法减排。可以通过标准法规,甚至是排污收费的方法控制,有的通过技术工程的方法减排。所以可以去选择,不仅仅是技术工程。
所以我们首先要针对不同行业调研排放和排放特征,建立和完善不同行业的排放标准,把排放限制规定好,把排放的浓度限值规定好就可以了。现在国家已经发布了关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的技术政策,又做了很多关于控制技术的技术规范。但是未来要不要实行排污收费,要不要收环境税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台湾的排污收费起到了比较好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的效果。在标准法规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再去做技术减排,在技术减排方面一定要在针对排放上进行有关材料的研究和控制过程的研究、形成技术、设备,再做环境工程,有了工程以后,才能实现减排,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亚洲环保:谢谢你的介绍,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国际上比较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他们在处理挥发性污染物方面有哪些先进技术呢?
郝郑平:美国、欧洲、日本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的减排和控制的管理方面都做的比较好,他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这些年国际上专业公司进入我过的比较多,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有技术工程公司进入中国,我们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包括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控制技术创新联盟)跟他们也进行了交流。我们每年都有一些学术和技术的交流会,除了国内众多的工程公司以外,包括一些材料的单位,比如说做催化剂的、做碳材料、分子筛的等等。技术方面有做催化燃烧的、有做生物法的、有做等离子净化的、吸附回收的。国外的公司也经常跟我们做交流,实际上目前来讲,我们跟国外的公司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也不是太大,主要是集中在我们的功能材料和控制过程。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和成本有一些问题,所以目前处于友好合作和竞争的态势。我们有一些关于材料、技术的研发工作相对滞后一点,继续努力往前走还是能够把这些事做好。现在主要的是控制、管理、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亚洲环保:谢谢郝秘书长接受我们的采访,媒体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提问:VOCs是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
郝郑平:不能完全这么去讲,颗粒物我们一般讲,在颗粒物里面分有机和无机的成份,无机的主要讲硝酸盐颗粒物、硫酸盐颗粒物和铵盐颗粒物等。有机物颗粒物包含有的是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有机二次气溶胶占到整个颗粒物的20%左右,所以它不能说是完全主要的,但是是有重要贡献的一类污染物,可以说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驱物。
提问:处理技术有RTO、RCO、活性炭吸附,你觉得这些技术以后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可行性如何呢?
郝郑平:技术的选择和排放是密切相关的,排放不一样可选择的技术也不一样,排放首先是污染物的种类,它的浓度有多高、风量有多大,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技术。对于有的污染物,如果它本身排放的浓度也比较高,也很有回收价值,我们要采取吸附回收的技术去做是可以的。如果浓度比较高,它又没有太多回收的价值,可以采用燃烧或者催化燃烧。所以主要是根据污染物的种类、风量、浓度去做,不能讲哪个技术先进,哪个技术不先进,哪个好,哪个差。炭吸附技术也有很多种,主要是看性价比,主要是根据实际污染的排放,根据业主的要求,是想回收利用,还是想处理。最近我们也在考虑,能不能针对不同的重点行业,做重点行业的技术指南和技术导则,这样给业主单位,给企业在技术选择方面做一些指导和参考。
提问:能不能透露一下有哪些技术能被收录到技术指南里面?
郝郑平:针对不同的行业,针对不同的排放,选择的技术也不一样。我刚才讲了,有很多技术列在这,技术名称好像差不多,但本质也有很多区别。我们会在全国重点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和行业协会、地方单位、工程公司一起做出不同行业的技术指南和技术导则。现在还没有启动,我们一直在努力和准备开始做这些工作。
亚洲环保:咱们协会未来还会做哪些实际性的工作呢?
郝郑平:主要是跟国家、地方的管理部门联系,比如说我们会联系各种行业协会,联合各种工程公司,大家一起为国家和行业做一些服务,比如说做技术导则、技术指南,给国家、部委提一些建议和想法,编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另外联合一些科研单位,和他们一起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应用。
另外,我们会组织行业内,包括国内外的工程公司和企业,大家一起做技术交流和技术探讨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这块做的比较多、效果也很好。
亚洲环保:这些是实质性的工作。
郝郑平:每年我们都会有技术交流的会议。
亚洲环保:非常感谢郝秘书长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未来我们和中国环保产业一道做出贡献,谢谢你。
郝郑平:谢谢。
上一篇:杭州推出服务企业新措施
下一篇: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AQUATECH CHINA集水精英破题